
中国民航局在加强残疾人航空运输保障能力方面又迈出了一步。中国民航局拟加强残疾人航空运输保障能力(资料图)。 11月20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多个机场证实,民航局运输司近日向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运输航空公司、各运输机场公司发函称,为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提高残疾人航空旅行服务质量,民航局制定了《加强残疾人年航空运输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现向各地征求意见单位。所有单位都有11月21日前反馈至邮箱。征求意见稿显示,工作目的是通过系统综合措施,持续提升残疾人交通服务保障水平。逐步构建设施齐全、信息畅通、流程规范、服务专业、管理有效的现代残疾人航空运输服务体系,显着提高残疾人航空出行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我们首先要包括硬件基础,添加设施设备。征求意见稿明确,按照《民用机场航站区无障碍设施设备配置技术标准》和《交通运输航站区无障碍环境规划建设导则》的要求,机场公共区域无障碍设施、登机柜台、安全检查通道、登机口和大厅区域。确保无障碍机场通道、低层服务台、无障碍卫生间、语音提示系统、标识系统等设施齐全、功能齐全。此外,还增加了登机和下机辅助设施,以提高灵活性和安全性。优先考虑残疾人通过走廊桥时的情况。如果必须使用升降平台、残疾人登机楼梯等。千万级机场必须提供方便轮椅乘客的电瓶车等行动辅助设备(如固定轮椅位置和液压倾斜功能)。合格的飞机机舱内必须始终配备特殊的窄型轮椅,以方便轮椅乘客在机舱门和座位之间移动或进出卫生间。如果残疾旅客按照规定提前申请特殊窄型轮椅带上飞机根据规定,航空公司必须提供。事实上,在改善民航旅客服务方面,民航局多次强调,要关注残疾人、“老少”、初次旅客的一些特殊需求,并提供帮助和指导。因此,它还发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指南。今年5月,在第35个全国残疾人日之际,中国民航局发布了《运输机场航站楼区无障碍环境规划建设指南》。民航局官网解读文章称,广大运输机场积极推进无障碍屏障建设,但部分机场未能充分、认真了解残疾人、老年人、基于此问题,《指南》建议将“用户至上”的理念融入到机场准入的各个阶段、规划的策划和运营管理中,形成实用的生活化、差异化的生活指南。前述考虑到残疾人、老年人等乘客行动限制的“规定”,对于尽可能减少乘客数量来说是必要的。避开路线上的台阶等有高差的地方,以避开障碍物。如果不可避免地存在高差,则需要安装坡道、自动扶梯、电梯等设施辅助通行。例如,飞机舱门与登机桥活动端之间的连接必须确保轮椅使用者的通行通道。考虑到身体残疾旅客、老年人等使用轮椅,登机时,登机桥、登机门等设施设备公交车必须充分满足乘客的行为特征和实际需求。例如,保持缓坡可以确保轮椅和其他辅助工具能够顺利、顺利地通过。 “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在候机、登机过程中往往需要更加专业、个性化的服务。”因此,《指南》提到,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公司等应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提前了解旅客的需求,并提供必要的辅助动词设备。此外,对于残障人士、老年人等需要在站台上下飞机的旅客来说,登机桥与站台之间的高差是通行的一大障碍。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建议机场管理机构结合自身应急保障程序和施工条件,在登机桥固定端合理配置无障碍电梯,为轮椅等辅助设备提供顺畅通道。此次征求意见稿中,工作任务除了增加设施设备外,还提到了信息渠道、规范服务流程、加强人员配置、严格监督检查等。在监管方面,征求意见稿指出,各航空公司、机场要认真开展残疾人服务保障自评估,将残疾人服务流程和风险点纳入服务管理体系文件,定期进行能力评估、问题分析和整改。民航地区管理局应当将辖区内企业执行《残疾人航空运输管理方案》有关规定作为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加强检查和行政检查,加大监管力度。对旅客投诉、舆情等渠道出现的残疾人服务设施缺乏、流程困难、人员服务标准不达标等问题,民政部门要安排专项基础检查,督促相关单位限期整改,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由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HAO用户上传发布,网易HAO为社交媒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